薛文化当官记 正片

评分:
7.0 推荐

分类:剧情片 中国大陆 2009

主演:周子涵   

导演:戈日泰   

排序

播放地址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猜你喜欢

禹封其于薛国,在什么时候??

薛国-故国简介 薛国故城薛国是古代黄河下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国。据《通志·氏族》称:“颛帝少子阳封于此,故以为姓,夏朝时期,阳的第十二世孙奚仲亦封于薛。”《左传》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故后人称奚仲为中国造车鼻祖。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任姓后裔畛,复于薛国,爵为侯”。周显王46年,为齐国所灭。任姓薛国自薛畛开始,相传31世。齐灭薛以后,齐威王少子田婴封于薛,谥靖郭君。田婴去世后,田文继封薛地,招贤纳士数千人,诸侯国君主竟相求其辅助,他曾先后被齐泯王,秦昭王和魏昭王封为相国。盂尝君居薛后,对薛国城池扩建加固并发展商贾,重农桑,减赋税,使薛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薛国被秦灭亡后,设薛郡,汉至魏晋设薛县,隋废薛为滕县属地。薛国故城虽然历经沧桑3000余年,但雄姿依在,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迫思怀古的诗词文赋。明代徐天博在《过薛》中写道:“西去官桥旧薛城,城中百亩春田平,三千食客皆尘土,十二候邦就战争,林鸟有声应吊古,汀花无语自含情,千年野庙荒碑在,行路犹能说姓名。”清代满秋石在《春日过薛城怀古》诗中写道:“车正遗封弈代承,杳茫人鬼两无证,河山依旧还有薛,名分于今终长滕”。 薛国-历史发展 起源 夏禹在位时,奚仲被担任车正(相当于后世的交通部长)。后来因为发明车这种运输工具,而封地于薛。其爵位为侯爵。 遭受灭亡 前418年,齐国乘机将薛国占领。前321年(周显王十八年),齐闵王封田婴(号靖郭君)于薛称薛公。任姓薛国演变为田姓薛国。 孟尝君执政 田婴死后,其子田文(号孟尝君)袭封。田文好客喜士,招八方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增筑薛城,薛城也成为仅次于齐都临淄(七万户)的战国大城,乃至于“天下知有薛不知有齐”,盛极一时。田文死后,魏国觊觎薛城,而齐国担心薛国独大,于是齐魏共灭薛。 灭亡之后 秦汉时,薛为重要郡县。历经数场战乱至隋唐时,薛国故地已彻底沦落为耕地和瓦砾堆。[1] 薛国-沧桑古城 从1978年以来,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薛国故城遗址现状及地下掩埋情况比较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城址平面呈东西向,地势东高西低,城墙东西长约3.4公里,南北宽2.3公里,大城内有内城。 薛国古城 外城,就是大城,是公元前322年,即梁惠王后元十三年(齐威王三十五年)四月,齐威王把田婴由邳改封于薛之后又将重镇彭城(今江苏徐州,封予田婴(见古本《纪年》),同年十月筑薛城,修宗庙。修建的方式是拆除原西周春秋战国城的西墙和北墙,并在东墙和南墙的基础上增修延长数倍有余,后其庶子孟尝君田文又继续扩修薛国城,根据古城的断截面判断,在西汉及东汉时期还有几次重修。 所以我们今天见到的就是孟尝君父子所建的战国时代的薛国城池,历经两千年的风吹雨打,自然剥蚀与坍圮,特别是解放后至九十年代之前惨重的人为破坏,其巍巍然壮观之薛国古城远远应逊于当年。但是残存城墙依然是不同寻常的,其基宽20-30米,高约7米。 城门10余座,其中南门3座,包扩南东门(即古午门,原内城的南门,后期保留着的)、午门(俗称大城门)和西南水门; 东门3座,包括东南门(即原内城的东门,后期保留着的)、东正门和北偏向门; 北门3座,包括北东偏门、北正门和北西偏门; 西门仅1座(位置西墙偏南)。城门的不规则,以及蜿蜒的城墙,表明薛国故城不是一次规划建设的,而是经历了多次的扩建和增修。 薛国古城 内城,即小城,建于西周春秋时代,其位于大城的东南角,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内城的中部有东、西两个宫城,东西排列,中间隔一条南北壕沟,或者是小河,其建造的年代当于外部的城池同一时代,都是西周春秋时代的宫城。然而经过考古工作者进一步挖掘,却发现在西面的那座宫城下面还有一座龙山时期的宫城,其建筑样式与上面的那座一样,说明了西面的那座西周春秋宫城是在原龙山时期的薛国工程的基础上建造的。 根据龙山文化时期开始的时间和夏朝开始的时间,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约距今4080年—3610年),禹建立的国家,且大禹的车服大夫为奚仲,又封其于薛;龙山文化时期指的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距今约4350—3950年。那么龙山时期的薛国宫城建造的时间与夏朝开始的时间相离不远,几乎是一致,则可判断龙山时期的薛国宫城,极可能就是奚仲所建。 皇殿岗冶铁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都城,曾经有过大小城的规划形制,其特点有二:一是大城内套一小城,二是大城小城东西独立,分庭抗礼。之所以有这样的设计,主要是由使用功能决定的:小城为诸侯国君拥有,是国君居住和处理公务的地方;大城则为贵族或其他百姓居住,是诸侯国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集会的场所。大城小城分而治之的设计,目的是区别等级,明确诸侯国君和臣民在居住区域方面的关系,也便于城区管理,保证国君及其家族的安全,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规划的鲜明特征。 但是,我们从上又知道,薛国故城的大小城和其他诸侯国不同,城中的小城固然也有宫殿遗址,留存了国君活动的信息,却并没有严格的大小城规划,这里的大城是后来扩建的结果。扩建的时代在战国,主持扩建的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孟尝君。他的扩建,紧密依托了原来的小城,将其东墙、南墙分别向北、西延伸了4倍之多。在此之前,统治薛国的国君,没有跟随潮流规划建立大小城,主要原因是经济势力不够,而孟尝君将小城扩建成大城,却并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胆量。因为,孟尝君当时仅仅是齐国的一个公子,他所继承的薛城,不过是齐国的一块封地,他不能也不敢把自己领取钱粮的食邑规划成首都的样子。 薛国故城保护碑 和其他诸侯国都城一样,这里除了大城东南角处的内城有宫殿等居住遗址外,在大城内还发现了大面积的制陶和冶铁遗址以及一批春秋时期的墓葬。 这些考古资料表明,当时大城内的规划布局特点是:中部为宫殿区,紧邻宫殿区的东、北部分是手工业作坊和臣民居住区,战国时期的墓葬则安排东北部。 同时考古也证实了商代薛国贵族的墓地,多是安葬在故薛河道在薛国城东三百米左右的前掌大村附近,即村内、南岗子和村后的薛河故道河崖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前掌大遗址。而其西周春秋墓多在内城外东北处,也即是大城的东门内外附近。 薛国所以把首都设置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是山东南部重要的古文化集中地。1964年在薛国城东北七千米左右的薛河故道南岸的北辛村后,发现了一种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文化,这就是山东南部地区最古老的“北辛文化”,七千年前的北辛人应是薛人的祖先无疑。 北辛文化保护碑 沂蒙山脉西侧古老的薛河,滋润了沃野良田,哺育七千年来薛河流域时代的人们,孕育了灿烂的古薛文化。大禹的车服大夫奚仲制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轮车子,并把他封为薛地;奚仲之后裔仲虺助汤灭夏作《仲虺之诰》,名扬千世;孟尝君礼贤下士三千余,后世赞誉不止;汉代儒宗叔孙通制礼仪、倡儒家文化,功德无量;薛人毛遂勇于自荐,庙堂之上舌战楚王、使赵解围,人们世代不忘其恩。。。 。。。 薛国古城的城池和宫城,数次叠压、圈容,也说明了从北辛文化时期之后,直至薛国始祖在此建都,原始人类在薛河之畔的薛国城附近又繁衍生息了四千余年!且数次重建薛国。 经历了如此久远的历史,人们始终不肯离开沂蒙山余脉这块平原土地,说明这里的生存条件优越,适合人类居住。 薛国就是在这样深厚的文化基础上,逐渐发达成为鲁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古国,成为古徐州的中心,成为战国时期战略要地徐州。齐国所以要将薛国划归自己的版图,是因为这里战略地位的重要,是鲁南的咽喉要道。[2] 薛国-夏商邦国 传说,薛氏一族是黄帝的后代,其第12代孙奚仲曾经在大禹的时代里做过“车正”,也就是管理车辆生产的官员,因此,后人又把奚仲推崇为车子的发明人。大概奚仲的管理还不错,所以大禹就给了他一个“薛侯”的封号,这里遂成为奚仲的封地,周边的山川也因此而带上了“薛”的印记,河流叫薛河,城池称薛国。但是,《山海经》却说薛的始祖不是黄帝,而是帝俊。帝俊是东夷民族的一个首领,东夷民族就是活跃在山东地区的原始先民。对应薛城周边丰富的考古资料,《山海经》所说薛氏族源应该更加可信。 到了商代,奚仲的后人仲虺因为帮助商王朝打败夏朝有功,被晋升为商朝的左相,登上了最高统治地位,辅佐商汤治理国家,其后人还有一个女儿出嫁陕西,生了一个著名的儿子周文王。因此,当商朝被西周推翻以后,薛氏一族不但没有被西周王朝革了命,而且又被封回了薛地,世代为侯,并延续了64世、700多年。直到被战国的田齐王国所吞并,薛氏一族才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结束了其长达千年的邦国历史。 由此可见,薛国虽小,却与夏、商、周三代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薛国故城及其周边也因此而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 虽然,没有发现大禹时代的遗物,但商代的墓地却在故城东墙外不足一公里的地方被发现了,这里就是著名的“前掌大商代墓地遗址”。 在前掌大村前村后,商代墓地星罗棋布,遗址范围达1平方公里。这里不仅出土了商代中晚期精美的青铜器,举世罕见的原始瓷器,而且还发现了数处保存完好的车马坑。在商代,拥有车马坑随葬,是极其尊贵的象征。这也是目前所见除“殷墟”和“西安”之外,第三处随葬车马的商代墓地。“殷墟”是商王朝的首都,随葬车马的应该是商朝统治者,西安一带是西周王朝的老家,随葬车马的也应该是西周的执政们。前掌大村的贵族能够和商周天子一样随葬车马,表明这里的人物也不是等闲之辈,很可能就是像仲虺这样入主朝廷的顾命大臣。 “前掌大商代遗址”经历了商王朝的中晚期阶段,也是商朝最辉煌的时代。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给我们勾画出了商代薛国的繁荣景象。正是因为薛国的尊贵和富有,所以它才得以以区区小国,长期立足于鲁南,侧身于齐桓晋文等春秋大国的是是非非之中,苟延残喘,和姜太公的后代同呼吸,共命运,子孙后代延续了1500多年。[2] 薛国-齐国领地 公元322年,齐威王将薛地分封给其少子田婴,薛国从此改换门庭,成为齐国的一块领土。田婴是孟尝君的父亲,田婴去世后,孟尝君接班做了薛地的主宰。 孟尝君是战国著名的四大公子之一,和他齐名的另外三位公子分别是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四大公子之中,孟尝君闻名于世的是其养士,据说在他的领地里,豢养着上千名士人。这些人不农不工也不商,虽无所事事,却锦衣玉食。孟尝君对这些门人食客十分宽容,除了负担其生活费用外,平时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工作安排。 依靠物质和精神上的恩惠,孟尝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比如其门下曾经有一个人爱上了孟尝君的夫人,孟尝君知道后,不但没有责罚这个门人,而且还推荐他到卫国做了官。当卫国的国君想要发动对齐国的战争,危及到孟尝君利益的时候,便是这个门人力劝卫国国君撤销了成命。 《战国策》和《史记》宣扬孟尝君养士故事的目的,是褒扬孟尝君的宽宏大度和礼贤下士,但《史记》还记载了一件事,却让我们对这位公子有了另一面的认识。有一次孟尝君路过赵国,赵国人听说孟尝君是个大贤人,纷纷出来观看,但没想到孟尝君的体貌并不怎么魁梧,和其道听途说的形象不相称,赵国人很不以为然,有些嘲笑孟尝君的矮小。这下子惹恼了孟尝君,当时就令其手下人击杀了数百观者,并灭掉一县人口才离去。 (其实这个记载很值得怀疑其真实性,击杀数百人得需要多少人去实施屠杀,用什么法子去灭掉一县的人口?这个县有多少人?) 仅仅因为观者嘲笑其身材矮小就动了杀机,而且灭门而去,可见孟尝君在收养天下士人的同时,也有其十分残忍和无道的表现。所以,当司马迁路经薛地察其风俗时,感觉这里多暴桀子弟,究其原因就是孟尝君招致天下侠士的同时,也混杂了一些奸宄之徒,混杂了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并影响到了西汉时代。[2] 薛国-建筑遗址 薛国故城保存完整,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南30里地,在官桥镇和张汪镇地界上,东挨古薛河(现已改名“小魏河”)。城周长28里(10615米),其面积呈不规则方形,城墙残垣高出地面4~8米,系夯土打成,底部宽20~30米。1984年~1986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古薛考古队对薛城进行了为期二年的全面勘探和考古发掘,先后探明该城有大小城门10处,城内有冶铜、炼铁、烧陶等作坊10余处,居住遗址9处,城中心皇殿岗村地势稍高于四周,相传为薛国君主的宫室遗址。在城东南部和东城内外清理了200多座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薛国贵族墓葬,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陶器等珍贵文物,特别是带有“薛侯”、“薛子”铭文的青铜器,证实了薛故城为西周至战国的薛国都城遗址。由于其规模和完整程度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在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评论认为,整个薛国的历史就是古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1] 薛国-疆域国土 薛地南接楚越、西接魏宋、北接滕鲁、东靠齐国,是古徐州的中心首府(《后汉书·地理志·郡国》:“薛本国,六国时曰徐州。”),战略地位较为重要。[1] 薛国-国君列表 (前面不详) 献公任谷(前578-前511年) 襄公任定(前510-前498年) 比君(前497-前496年) 惠公任夷(前495-前482年) (后世不详)[1] 薛国-古薛文化 发祥地——北辛遗址 薛候壶北辛文化遗址坐落在薛国故城东南5公里的古薛河旁的高地上,隶属于官桥镇的北辛村。古薛河由东北向西南流经北辛村,东依低矮的龙山,三面被古薛河的故河道环抱,地处平原与丘陵的交接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古代居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良好处所。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北辛文化遗址进行了发掘,据发掘时采集的含碳粟标本,用放射性C14测定,其年代距今7345年,是我国东部沿海、黄淮水域所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最早的遗址,也是薛国先民的最早居住地,堪称古薛文化的发祥地。 在鲁南民俗博物馆中,我们见到了在北辛村古薛河中出土的石质生产工具,以及用鹿角为原料做成的挖掘器等。其中石铲居多,多呈长方形、长梯形、舌形等,器形较大,通体磨光,制作比较精致。从这些发掘的器物来看,七千多年前的古薛先民在原始农业生产劳动中,已经创造出一套比较完备的耕耘、播种、收割、脱粒工具,原始农业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北辛遗址的发现和“北辛文化”的命名,有力地证明了我国东部省份、泰山周围和中原地区一样,七千年前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农业部落,为研究农业发展史和氏族部落的发展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证。[3] 薛国-奚仲故里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交通工具特别是各种车辆已经相当发达,在论及车的发明者时,大部分史籍都明确记载着奚仲造车。奚仲,夏朝异姓诸侯,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后,任姓,因擅长造车,曾任夏朝“车正”大夫,被封于薛,为薛国始祖。传说,奚仲在薛国故城南2公里的奚公山下造车,死后葬于山上,现奚公山下有一村——奚村,也是古奚邑的所在地。奚公山上的奚仲墓,据考古专家推测,应是后人为祭祀奚仲所修,修于何年无考。清雍正五年九月,滕县知县左堂吴立“夏奚仲墓”碑,现碑已荡然无存。 《中国名人大词典》记载:“黄帝作车,少昊加牛,奚仲加马。”谯周《古史考》记载:“黄帝作车,少昊驾车,禹时奚仲驾马,仲又造车,广其制度也。”据此来推测,黄帝发明最原始的车子,以马驾车则是到奚仲时才开始,并广而推行。奚仲发明的马车由于时代久远,没有实物考证,但在甲骨文卜辞中,已出现象形文字“车”,从字形结构来看,由轮、轴、舆、辕等部件组成。 在鲁南民俗博物馆的奚仲车辆展厅里,我们见到了根据文献复原的奚仲发明的马车。这种马车是一种单辕车,在车舆下方向前伸出一根较直的辕木,牵引车辆的马匹分别套在辕木左右两侧。奚仲发明的马车,以马代替人力,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交通效能,促进了交通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沿奚公山往东行不远,便是吕祖祠。该祠为二层石砌阁楼式建筑,院内有甘泉一处,祠前有石碑数座,传说这里是吕洞宾修炼成仙的地方。沿奚公山向西,有居千山七十二泉之首的黑龙潭。水面约60平方米,深不见底。潭水终年溢流不息,清澈甘甜。每逢夏秋,飞珠溅玉,蔚为壮观。传说在很久以前的一个春天,王母娘娘令百花仙子在玉皇顶北的一个山套里种植了一棵三百年开花、五百年结果、满千年成熟的宝葫芦,并命东海龙王三太子小黑龙管护。眼看到了葫芦成熟的季节,却被从蓬莱仙境去西湖游玩的铁拐李盗走,王母娘娘向玉帝告了小黑龙失职之罪,于是将小黑龙囚禁在玉皇顶下的“天水牢池”,后来人们就把天水牢池改称黑龙潭了。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6-2022 [www.fzxian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